县纪委监委:擦亮派驻“探头”守好监督“前哨”
大气污染成因查清高强度排放是主因2+26城市空气污染多发于秋冬季,但污染成因一直争论不休。
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保年底前全省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59.7%以上,国考断面不出现劣V类。开展冬病夏治,主攻散煤治理、主攻秸秆、主攻柴油车、主攻重污染天气、主攻群众身边事,确保PM2.5浓度较2015年下降15%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以上。
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垃圾、废水监管和处置,确保不发生环境事件,指导牡丹江绥芬河疫情医疗废物、废水处置工作,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实现全程闭环处置。重点狠抓支流水,抓好水源水,治理身边水。确保到年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2020年基本完成县级城市建成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基本完成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鼓励支持地方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
编制完成以县为单位的《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项目,严格畜禽污染防治监管和环评准入,防止南污北移。以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突破,集中攻坚农村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等突出问题。其中,12-15日,北部个别城市可达臭氧中度污染。
其中,2-9日,山西临汾市可能出现中度污染。华南区域:6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首要污染物为臭氧。华北、华东、东北、成渝地区和汾渭平原等地部分城市可能出现臭氧中度及以上污染过程。西南区域:6月上半月,区域大部空气质量以良为主,首要污染物为臭氧。
区域东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局地可能出现短时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主要为臭氧近年来,河北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从全国12369环保举报情况看,河北烟粉尘等大气污染问题仍相对突出。
同时实施差别化电价,对逾期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焦化、水泥、玻璃企业,在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或市场交易电价基础上实行差别化电价政策,加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1元。河北省已决定对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重点设施深度治理进行扶持,给予财政补贴、环保税减免、差别化电价等优惠政策,以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谢文勇在4月23日召开的河北省2019-2020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成效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河北省工业企业一次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35%、61%、48%、58%,其中传统的电力、钢铁、焦化、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等六大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又分别占工业排放量的88%、61%、78%、51%。5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0年1-4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显示,后20位城市中河北省占了5席。
对19个行业16295家企业(包括包装化肥、印刷、工业涂装等行业,占工业排放量15%左右),根据不同装备水平、生产工艺、能源结构,确定不同的减排比例。5月15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说。我国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艰巨,而京津冀中的河北省是重中之重。谢文勇介绍,河北省从2018年在全国率先推动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河北省高污染产业比重大、污染排放强度大。2019-2020年秋冬季张家口16个县(区)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部未完成。
对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减排和环境效益明显的,符合相关条件要求的企业和园区,支持参与评选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截至2019年底,已累计完成钢铁行业超低改造项目331个、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83个,同时推进火电行业深度治理项目116个。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设施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治理)的若干措施》,明确将落实环保设备投资抵免税政策,实行环境保护税减免,加快水泥、平板玻璃企业和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稳定运行的,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水污染物浓度值低于现行国家和河北省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30%的,减按75%征收环境保护税,低于50%的减按50%征收。可以说,工业企业是污染治理的重头。对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验收并稳定形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量,优先支持企业开展排污权交易,出让排污指标,形成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据记者了解,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已对全省5.56万家涉气企业核算了排放量,将对高排放的21个重点行业7059家企业(包括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进行绩效评级,确定A、B、C三级标准。从去年开始,生态环境部进行了大范围的调研,进一步证实对减排企业实施清单化管理,开展绩效分级,采取差异化减排措施,保障减排措施可核查、可监测、可操作,能收到很好效果。上述若干措施还规定,根据企业污染物排放绩效水平,指导企业制定一厂一策,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原则,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对企业实施分级量化管控
5月15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说。上述若干措施还规定,根据企业污染物排放绩效水平,指导企业制定一厂一策,按照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原则,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对企业实施分级量化管控。
河北省高污染产业比重大、污染排放强度大。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谢文勇在4月23日召开的河北省2019-2020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成效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河北省工业企业一次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35%、61%、48%、58%,其中传统的电力、钢铁、焦化、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等六大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又分别占工业排放量的88%、61%、78%、51%。
截至2019年底,已累计完成钢铁行业超低改造项目331个、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83个,同时推进火电行业深度治理项目116个。同时实施差别化电价,对逾期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焦化、水泥、玻璃企业,在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或市场交易电价基础上实行差别化电价政策,加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1元。
我国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艰巨,而京津冀中的河北省是重中之重。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设施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治理)的若干措施》,明确将落实环保设备投资抵免税政策,实行环境保护税减免,加快水泥、平板玻璃企业和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稳定运行的,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水污染物浓度值低于现行国家和河北省标准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30%的,减按75%征收环境保护税,低于50%的减按50%征收。对19个行业16295家企业(包括包装化肥、印刷、工业涂装等行业,占工业排放量15%左右),根据不同装备水平、生产工艺、能源结构,确定不同的减排比例。可以说,工业企业是污染治理的重头。
从去年开始,生态环境部进行了大范围的调研,进一步证实对减排企业实施清单化管理,开展绩效分级,采取差异化减排措施,保障减排措施可核查、可监测、可操作,能收到很好效果。近年来,河北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从全国12369环保举报情况看,河北烟粉尘等大气污染问题仍相对突出。
5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0年1-4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显示,后20位城市中河北省占了5席。据记者了解,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已对全省5.56万家涉气企业核算了排放量,将对高排放的21个重点行业7059家企业(包括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进行绩效评级,确定A、B、C三级标准。
谢文勇介绍,河北省从2018年在全国率先推动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对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减排和环境效益明显的,符合相关条件要求的企业和园区,支持参与评选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对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验收并稳定形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量,优先支持企业开展排污权交易,出让排污指标,形成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河北省已决定对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重点设施深度治理进行扶持,给予财政补贴、环保税减免、差别化电价等优惠政策,以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2019-2020年秋冬季张家口16个县(区)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部未完成在法治推动下,此项修订将会进一步加快垃圾分类进程,引导社会公众从源头上对垃圾进行分拣,提升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减少垃圾总量、节省垃圾处理成本,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尤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与防控,更是对固体废物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固废法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
新固废法还新增了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要求。相关专家分析,此次修订从理念到具体举措都作了大幅度修改,更加契合当前国家的环境治理理念和要求。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于1995年制定,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13年、2015年、2016年又分别对特定条款进行了修正。